这是上次社长和6位智囊做的一个试验:《微信试验|一个只有7个粉丝的公众号阅读数可以破万吗?》
社长:看来我们的试验失败了,我觉得可能是前两天雾霾太大了!
张老师:社长,在社交媒体时代,一个事件的热度一般超不过一星期,你看这次雾霾,大家也没有提柴静,更多的是段子手在调侃,真的不怪你。我们再看看前两天风靡的羋[mǐ]月传,官微的转发数有的已经掉到个位数了。
(看来社长找的理由不错,xia~xia~xia~,我还没提芈月传呢)
根据张老师“一周热度”的理论,社长看了下后台数据,果然热度只持续了三、四天 。
与此同时,粉丝的增长曲线同上——
二马:看起来还不错,一篇原创文章增长了200粉丝,阅读数接近3000,这已经超过很多自媒体人的真实数据了。
真实数据?怎么解?
二马:很多自媒体账号,通过阅读数和点赞数的比例,很容易看出来猫腻:几千甚至上万的阅读,只有几个赞,大多是刷出来的阅读数,这样大白菜就卖出了娃娃菜的价,你懂的。
大军:我说那些卖面膜的文章阅读数这么高,我才信了,原来有猫腻啊!
小明:这么说来,社长你笔耕不辍,没多久粉丝就可以破万了啊!
建国:没那么简单。如果罗辑思维每天做60秒的单口相声,我们则是群口相声,不太好说。你想啊——
一、微信已经过了红利期,粉丝增长很困难了;二则,单口相声我们还能说出来王自健和周立波,群口相声我只记得什么《五官争功》了;这三嘛,我们还有小明这种捣蛋的。
小明:建国你丫说谁呢?我拉了好多人转发这条微信呢,还发到好多群里,还自己掏钱发红包了呢,我觉得这3000个阅读,我至少贡献了300!
建国:但你想过没有,就你朋友圈的那些质量,有多少人看完了看懂了关注了?如果有广告投放的话,你那300个阅读算是废的,无效用户。
张老师:建国话不能这么说。你怎么知道小明的朋友圈经过6个人认识不了某个大V呢?
钱哥:我觉得你俩说的都有道理。张老师说的六度理论,但是这次并没有出现。从这个曲线来看,并没有特别高的拐点峰值,也就是说,中间没有出现大V来背书。
另外从图上来看,255个转发,平均一个转发带来10几个阅读,其中微信群发红包的形式可能会带来更多阅读。
当然,这个阅读指的是打开,可能有很多人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只看到了标题没有点进去,这个是不计算的。呵呵,我是擅长看数据的,数据来说话,逃不过钱哥我法眼。
社长:听明白了,只要有转发,就有传播,社交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你永远不知道转发出去会有谁看到,如果奥巴马有微信……
建国:没错。但是甲方往往会死磕你的受众人群,生怕浪费掉广告费。据说看门老大爷也看到朋友圈凯迪拉克的广告高兴的一晚没睡着说这辈子有奔头了;我老板也看到了oppo手机的广告气得说我TM也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公司咋办?
社长:哈哈!
二马:我听到过一个理论叫传播前置。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再让那些高大上的公关公司去做传播了,因为前期的策略、分析、调研、SWOT……等等时间太久了,等双方觉得万事俱备的时候,发现东风已过万重山。
社长:说的好,这正是我们这种新媒体公司生存的空间啊!社交媒体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包括各种牛掰的应用也层出不穷。
要不今天群口先到这里,我们下期接着聊,上期就有很多人反馈太长了,但我们一聊起来就刹不住车。
大家:行,客套话就不说了,大家忙活半天,社长请吃个饭呗。
小明:对了社长,我觉得你做的这个事情挺有意思的,可以为许多公司提供新媒体营销干货和服务,公司还缺人不?
社长:缺……你的意思是你想加入?……
小明: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充其量就是个打酱油的。但我可以给你推荐人啊!
社长:早说啊,吓死本社长了!好吧,各位智囊、各位朋友,凡是推荐成功的,本社长包一个大大的红包,说到做到!小明,你干嘛去?我们还要一起吃饭呢!
小明:我我转转发发微微信信去去了了了了~~~
(未完待续)(作者:宋鹏)